【书名】蓝衣社 复兴社 力行社
【作者】干国勋 等
【ISBN】9787101101805
【发布时间】2014-07-31
【格式】PDF
【获取】[链接登录后可见]
【简介】推行民族复兴运动之组织,到现在止,一般都称为“复兴社”,实则推行这项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组织,是“三民主义力行社”,次级组织是“革命青年同志会”和“革命军人同志会”,都是在民国二十一年四月间,经过不同的方式选举产生的,“复兴社”的名称,是二十三年七月以后才有的,那是为了扩大组织影响,广泛的吸收一般人做社员,实则从中央以至各地区,皆以“力行社”及“革命青年同志会”之组织机构与干部人员,办理复兴社员之征收和训练事宜,换言之:复兴社从中央至地方,并无独立的机构及办事人员,且在民国二十三年七月以前,民族复兴运动,正蓬勃展开其工作时,根本无复兴社名义。
干国勋(1908—1983),字西阶,湖北武穴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年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宣传员、排长、连长、营政治指导员,先后参加南昌起义、龙潭战役、上海战役。1927年任国民党江苏吴县县长兼“清党”委员会主任。历任复兴社湖北分社书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军政治部少将主任、通讯兵学校政治部少将主任、抗战时期战地党政会党务组少将副组长并代中将组长。抗日胜利后退役。
【用户评论】
再动员,再战斗,再革命
一段历史,亲历者叙述。
上周在四川的几个晚上读完,很好看也很有用,是台湾《传记文学》六十到八十年代一些关于力行社、蓝衣社的回忆文章的合集。最近几年我非常关注蓝衣社这一国民党在30年代内部兴起的青年组织,因为,这批以黄埔军人为核心的青年才俊的行为观念,颇与当下大陆青年人的精神与行为方式形成对照:相似的苦闷、相近的压力、相同或相反的主张。当代青年还不如鲁迅笔下那些从事着中小学教育、报刊记者的那一代苦闷青年,既没有宝塔山或中山陵可供朝拜,也没有自发的组织可安身立命。再进一步说,3、40年代的同情政府反共的青年学生与反对政府支持中共的青年学生之间曾有过激烈的对抗和交锋,这段历史于今不无裨益,但是我们只能看到片面的消息。
此书可印证沈云龙一类K记御用历史学者的偏颇、搬弄是非与狭隘之史观。李云汉亦属此类。
看果脯的人自我陶醉,也是一件乐事
和好几本民国的书连着读,这本如果只以获取信息的角度来说,不错看。
讀的書為 三民主義力行社史 個人覺得力行社與其說是特務組織,不如說是蔣式政委,組成分子以黃埔前六期為主,集中在軍(尤其教導總隊)、筧橋航校、軍統、警、童子軍組織為主。 而蔣的施政理念體現在新生活運動,力行社是作為實踐新生活運動的組織。 然而作為解決時局的組織,力行社最後也是包山包海,業務不再那麼聚焦
三民主义战士
好看。此书是2014年8月首印了4000册,数量太少了,希望后续可以加印。
蓝衣社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