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作者】[美]亚历山大·温特
【ISBN】9787208125346
【发布时间】2014-10-01
【格式】PDF
【获取】[链接登录后可见]
【简介】亚历山大·温特编著的这本《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创立了一种把国际体系作为社会建构的理论。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概念上阐析了“社会建构”这个术语的意义,这一部分所讨论的问题属于哲学的范畴;第二部分是根据第一部分的哲学论述提出的一种国际政治学理论,这种理论与至少是在北美国际关系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各种现实主义理论流派相并立,属于理念主义范畴,是结构理念主义。
亚历山大·温特,俄亥俄州立大学拉尔夫·D. 梅尔尚(Ralph D. Mershon)国际安全教授。曾执教于耶鲁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在国际关系理论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
【用户评论】
国际关系理论四大名著之四:社会学-哲学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论述,然而还是些皮毛而已。最终使得现实主义同样沦为应然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结构层次上的集体身份形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需补科学哲学与维特根斯坦。
(疫情隔离期间重读)能否读懂这本书,是衡量是否学好(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标尺。
若不是课堂pre,不晓得又要多久才把它读完。从五月到十月,断断续续,看这本书的日子太过漫长,中间各种变故,其他的事情要做,其他的书要读,其他的人要见,阅读时间切割成了大大小小的碎片。国际体系也好,建构主义也罢,我个人平凡荒诞又像笑话的经历是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看一部分忘一部分的这本书本身写了么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见证也陪伴我这奇奇怪怪的漫长五个月:我在封校的时候开始读,run出sh在家乡的隔离酒店读,在夏日的家中读,在新的校区半封校的校园里读…一本书原来也可以像一首歌,你一段时间后便不会再怎么听它,但当你重新回忆,想起更多的是那段时光,而不是那首歌本身。
“温特把自己的社会建构理论界定为第二类型的理论,即整体主义/理念主义理论,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在国际关系领域,就是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的作用。温特特别强调国际体系文化(或称为共有知识、共有期望、共有观念等)对国家的意义,充分表现了这种整体主义方法论。在世界观方面,温特否定纯粹物质主义,提倡重视观念的作用。他承认物质性因素的客观存在,但强调客观因素只有通过行为体的共有观念才能够产生影响行为的意义,才能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所以整体主义方法论和理念主义世界观构成了温特建构主义理论的基底”
必须承认,这本书让人收获颇多,能学习到很多社会学有关的知识,扩宽视野。但是所谓的“建构主义”,依然是用西方人心中理想的国际体系文化来建构其他国家的身份和利益。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都喜欢拿苏联的“新思维”说事,温特也不例外,这种社会科学的书籍在大量的“客观”和“科学”的阐述背后还是“夹带私货”。每次读这些著作,都感受到了创建中国视角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迫切性。
1.整体主义与理念主义是温特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本体论,这不同于基于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理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温特强调了本体论问题对于实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2.科学实在论是温特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认识论。这不同于历史上出现的工具主义认识论。两者同属于科学哲学概念范畴。在温特看来,科学实在论是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共有的立场。 3.建构作用分析是温特国际政治理论的特有方法论。它不同于理性主义基于独立变量之间的的因果分析,而是对事物本身属性—身份和利益的形成分析。 4.温特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本质上是结构理论—关于施动者-结构关系的讨论。同时,基于互动实践进程的结构可以改变,这就是三种无政府文化及其变迁的进程理论分析。 这本书表现出浓厚的辩证分析色彩和鲜明的折中主义路径,学术性思想性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