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
【作者】[美]罗伯特·D·卡普兰
【ISBN】9787509743867
【发布时间】2013-07-31
【格式】PDF
【获取】[链接登录后可见]
【简介】为考察环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作者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在此过程中作者发现,虽然各国、各人关于权力平衡的视角和观点不尽相同,但一个共识是中国和印度是该地区新兴的力量。随着中印的崛起,各自均要保证“原材料通道的安全”。为验证此假说,作者借鉴了历史学和权力平衡理论的若干观点,并从现实地缘上考察了“阿曼--巴基斯坦--缅甸--印尼” 对原材料运输线的意义,以及可能威胁海洋航线的要素,诸如海盗、种族冲突、或对马六甲海峡的恶意控制。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D.Kaplan),美国知名“鹰派”战略学者,2009年被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任命为五角大楼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现为《大西洋》月刊记者。
【用户评论】
很久没有看不进去一本书了...翻译不流畅,地理不熟悉...哎
精彩绝伦,1月底卡普兰在WSJ上发文称“中国正在填补美国在中东的真空”,部分呼应了本书后记里的论断。
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Camões 如果说西方早期经济活动得益于往返地中海、通勤黎凡特与欧陆的盖伦帆船和奥斯曼桨帆船,那么仰赖印度洋季风、活跃在南洋与东洋上,连珠串联起自阿拉伯直至苏拉威西的果阿木船、粟特商、西行僧和倭船无疑展示了历史的另一面向。 游记+田野的形式颇引人入胜,然作者的视角受主观立场影响明显,秉承了自William Yale《叙利亚报告》到Ruth Benedict《菊与刀》的六经注我范式,虽义正言辞诚意满满,却难逃西方中心论和自说自话的伪浪漫嫌疑。 孟加拉和缅甸两章有洞见,但是寇松和泰戈尔一章是什么?热带伊斯兰教有点意思。 Benedict Anderson和T. E. Lawrence还是厉害。
5年读完。。推荐它的几个理由(1)提供了一个中国人不常有的印度洋视角,比如伊朗和桑给巴尔的关系,印度和阿曼的关联。(2)其次是展现了地区变动的风向,比如从自发的全球化,到帝国秩序再到现代的种族冲突和中国崛起时代,很多资料和见闻对于经略此地很有帮助。(3)这本书绝版了。——2016年为了印度洋的稿子偶然翻到,倒算是未来一种理想的职业。今天和身在武汉的老师聊天,又忽然记起。2021年3月末和宇兄聊天又想起,他也喜欢卡普兰,不过在读他关于巴尔干的书。
浅尝辄止,挺无聊的
立场先行的印度洋周边国家概览,印尼部分结尾尤为可笑——“在这里,人们并不害怕印刷、出版他们关于宗教的想法”
对于没有足够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知识储备的读者不太友好。
写的不错 但是对印度民主吹得有点过了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印太地区的地缘价值以及美国在此地的战略与定位。书中通过历史的叙述与对现状的描绘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此地战略重要性的历史表达与现实表现。通过不同章节中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内容的展现。如同一块块拼图为我们展现出基本意义上的印象洋全貌。其涉及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状况。“鹰”与“象”之间围绕着这块“看似不肥的肥肉”展开各自的“夺食之战”。当然,这只是美国在印太战略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之前听到印太战略还是在拜登上任之后,而本书于2011年就提出相似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战略:“亚太战略”→“亚太再平衡”→“印太战略”。通过以上的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在亚洲大地上的战略转变以及其对于自身优先地位的维护与对全球战略的坚守。季风年年吹,吹来美国,吹来美元,吹来美军!
10年前的卡普兰,还在设想中国海军和平崛起,在美国海军逐渐退出的真空地带中继续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