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农村女犯人
【作者】张晓红
【ISBN】9787520135207
【发布时间】2018-12-01
【格式】PDF
【获取】[链接登录后可见]
【简介】《农村女犯人》的研究对象是无法被例行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所消化和解决,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演变成刑事案件的纠纷。书中对15起以农村女性为犯罪主体的“民转刑”案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通过对这些特殊案件的回溯,将案件之前的纠纷放置到生活世界中,探讨纠纷因何而起、为何激化。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洞察农村女犯人们的生活逻辑,试图了解她们是如何看待问题、理解纠纷的,感受她们在纠纷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历和抗争。
张晓红,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系,主要教授科目为妇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等。2010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20082009 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系交流学习,20132014 年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与妇女研究、法律人类学、社区发展等。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纠纷解决中的主体建构——对农村‘民转刑’案件的法人类学研究”。先后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青年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参与编写著作《法社会学教程》《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
【用户评论】
农村女性犯罪的法律人类学研究,重心在于刑事案件之前的纠纷,包括纠纷的来源及调节失败的过程。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内在逻辑与法律机器时常格格不入,文化不高的村民凭借生活经验在合法与违法之间选择利益最大化。对于受访的女犯来说,长久以来纠缠着她们的无奈和怨恨在判决书上化为程式化的交待——“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素有矛盾;常因小孩生气;因琐事与被害人发生争执”等等。被边缘化的农村妇女在公私领域都承担了较大责任,因而收到冲突的影响也就更大,但“当她们寻求正式的纠纷解决途径时,却被排斥在主流、政治和法律之外”。
综述部分对法律人类学研究进路的介绍是我截至目前看到的最好的!不过这本书主干内容方面似乎有硬伤,尽管作者用大量的语言强调该研究之田野选择是扩展性案例方式,但即便不“从田野中寻找案例”,“以案例去扩展田野”也应当是紧密围绕个案的背景而展开的,严格地讲本书中的田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案例的发生空间。当然,作者自己也提及,此类刑事案例的田野回溯对当事人可能是一种伤害,且结构类似的田野空间也具有很强的说明意义,但个人看来这总体上毕竟还是错位的。
农村女犯人犯罪行为研究,博士论文修改,感觉研究不够深入。
工具书,也确实用到了。希望有空能再没有目的性地读一遍。
社会学和人类学对纠纷过程的关注,将纠纷的解决从一个静态的制度性问题转化成一个动态的社会行动过程。他们通过一个个具有“故事性”的案例,为大家呈现了本土的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性知识的冲突与融合,通过这些案例展示出超越法律与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纠纷三类:纠纷双方为平等关系;纠纷双方跨越了不同阶层;涉及政治权力的纠纷,即卷入纠纷的包括统治者或其代理人。/法律人类学进入田野后发现第三方不只是裁决人还可以是信息的传递者或调解人。而卷入其中的人也不是被动的、等待宣判的人,而是积极的、优策略的、有理性的人。/支撑纠纷过程分析的重要方法是延伸个案研究方法。
看论文的时候被提及的一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有点啰嗦了,有多次重复的句子。而且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当作本书观点,时常让我一时之间反应不过这是谁的观点。(但是引用的文献资料都很好) 最后,我总感觉这些个案所搜集到的信息过少,撑不起这本书这么大的框架,这可能也导致了本书有着过多重复的话语以及大量的文献引用
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学生写作风格好重啊。对案例的描述也不精彩,没有深刻体会到作者在反思中说的“体验她们在纠纷过程中的经历”,特别是重要的第四和第五章,翻来覆去地就在说前一二三这三个案例,其余的十二个案例,都是见缝插针式地分析了。不过女犯们似乎都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找个开脱的说法,比如轻轻一敲、都是别家欺负的厉害、对方出了名的凶恶……大概是把访谈的作者看成救命稻草了。
有趣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