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们心底的“怕”
【作者】柯瑞·罗宾
【ISBN】9787309052589
【发布时间】2007-07-31
【格式】PDF
【获取】[链接登录后可见]
【简介】美国许多时事评论员认为,九?一一事件开创了一个恐惧的新纪元。
但柯瑞?罗宾在西方思想史的探索之旅中发现,恐惧自远古以来就影响着我们的政治和文化。
从伊甸园到古拉格群岛再到今日新闻的通栏标题,作者一路追踪着为什么政治危险和灾难会具有日益强大的蛊惑力。通过对现代作家诠释恐惧理论的深入研究??霍布斯,孟德斯鸠,托克维尔,阿伦特,这些都堪称对恐惧有着独到见解的伟大人物??作者发现,自十八世纪以来,作家们有系统地模糊了恐惧的政治维度,吸引了公共或私营机构当权者的注意力,使这些当权者们从中得益良多。
柯瑞?罗宾的这本著作对当前的恐惧文化提供了一种敏锐而持续不断的分析。
【用户评论】
自己缺乏太多背景知识,所以读起来很吃力。不过依旧被科普很多东西。
恐惧的根源是欲望
从霍布斯到孟德斯鸠到托克维尔到汉娜阿伦特再到美国二战之后的政治走向,以恐怖和焦虑为主线,一部非常清晰的政治理论简史。
从霍布斯、孟德斯鸠、托克维尔、阿伦特到施克拉的思想观念史,印证了自我意识的成长过程。
最能甄别恐怖的标志就是沉默,文字空间的荒凉象征着人的言辞能力的衰亡和语汇描述能力的消失。
霍布斯写人对自然状态下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状态的恐惧,解决方法是具有胁迫力的国家;孟德斯鸠从刑罚、监狱、死亡写看得见的恐慌,矛头指向专制主义,这种专制主义下导致的人沉默地虚无,只得靠政治权力分散的政治自由来实现;托克维尔是群众民主,群众只是莫名其妙焦虑,所有的变化都只是给人朦胧的不详预感,于是将自己屈从于一个压制性国家,这是民主文化特性的问题,也许解救渠道是反革命和帝国主义或是结社。在阿伦特眼里恐惧是极权主义,最后的世界没有人,加害者和受害者位置随时互换,同在一个非人性的、无思的世界里。 朱学勤写的序,洪涛老师也写了一篇,是为记录。
从情感到政制探源。论述壮观。
大一读了前一半,不打算再读了。但书还可以。